2018年世界杯决赛那天,莫斯科的天空突然间阴沉下来,雨水猛烈地倾泻而下。尽管克罗地亚队最终未能捧起奖杯,镜头却聚焦到看台上,一个穿着红白格子球衣的金发女人引人注目。她撑着雨披,面带微笑,迎接每一位走下球场的克罗地亚球员,给予他们一个个温暖的拥抱。她的举动没有一点政治家的架子,反倒像是邻家姐姐,亲切地支持着这些为国拼搏的年轻人。
她的名字是科琳达·格拉巴尔·基塔罗维奇,克罗地亚的总统。或许很多人正是因为那一刻,才真正记住了这个人口不到四百万的国家——一个能够将足球踢到世界顶尖的国家,而它的总统,毫无高高在上的姿态,带着人情味和力量,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。
科琳达的背景并不像她的总统身份那么高贵。她的父亲在一个小镇上经营着肉铺和农场,家里虽然不富裕,但她从小就在乡村中与牲畜为伴,忙碌地喂食和搬运饲料。小时候,她学习的第一课不是演讲,而是如何处理日常的农场工作,这些经历赋予她一种踏实的性格,并未让她的思维受到周围环境的局限。
展开剩余79%在高中时,科琳达勇敢地选择飞往美国新墨西哥州,作为交换生独自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。这段经历深深地拓宽了她的视野,让她意识到世界远远比自己生活的地方要广阔得多。回国后,她进入萨格勒布大学,主修英语和西班牙语,并且不满足于此,接着攻读了外交关系的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的博士学位。她掌握的语言并非仅仅两三种,而是包括英语、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法语、意大利语和德语在内的多种语言,使她能够轻松地进行国际交流,甚至无需耳机便能自如地进行同声传译。
她的政治生涯始于外交部,逐步从基层做起:文件整理、会见外交官、频繁的出差。工作的节奏远比新闻中所报道的更加紧张。2005年,科琳达成为了外交部长,工作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与欧盟的谈判困难重重,司法改革和反腐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她带领团队频繁地往布鲁塞尔跑,同时在国内的各大部委之间奔波,推行许多不受欢迎但必须实施的条款。在她的坚持下,克罗地亚逐渐克服了经济低迷和高失业率的困境,推动了区域合作和竞争力的提升。
2008年,科琳达被任命为美国大使,在外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2011年,她成为北约公共外交助理秘书长,成为这一职位的首位女性。她的工作不仅涉及媒体公关,还包括舆论策略和公共活动的策划,这背后是一整套精密的对外话语体系。2015年,46岁的科琳达当选为克罗地亚总统,成功打破了性别偏见和外貌攻击的困扰,以强大的行动力回击了那些对她的不尊重。
在总统任期内,她积极推动地区合作,尤其是在2015年与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发起了“三海倡议”,将波罗的海、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12个欧盟成员国拉到同一张桌前,讨论具体的项目如天然气管道、跨境公路、数字化高速等,并列出超过150个具体工程。这一系列合作不仅增强了克罗地亚的国际影响力,也为该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。
同时,2015年秋季,面对突如其来的移民潮,成千上万的难民从塞尔维亚进入克罗地亚,科琳达领导国家应对危机,她让军队维持秩序,设置临时营地,并与邻国斯洛文尼亚协调移民有序过境。她公开表示,必须同时关注人道主义和边境安全,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够落实。正是她的冷静指挥和细致安排,确保了边境危机的平稳过渡。
在能源方面,科琳达带领克罗地亚实施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计划,克尔克岛成为了重要的能源枢纽,能够年输送20亿立方米天然气,为国家提供了能源的安全保障。她还与伊朗开展贸易合作,为克罗地亚的未来开辟了更多选择。她的外交政策不仅帮助国家经济恢复,也为未来的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。
国内改革方面,科琳达推动了反腐和司法改革,尽管面临不少反对声音,她仍坚决推进,逐步改善司法体系,增加社会福利,并为教育注入更多资源。此外,她特别关注女性平等,设立奖学金鼓励年轻女性投身理工科,亲自去联合国发言,为全球女性发声。
即使在卸任之后,科琳达也没有从公众视野中消失。她加入了国际奥委会,致力于主办城市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,并在2023年成为全球准备监测委员会的联合主席,帮助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各国应对突发健康事件的准备情况。如今,她依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,继续推动体育和健康事业的发展。
克罗地亚这个小国在历史中经历过战争与动荡,但在科琳达的带领下,它逐渐崛起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。她的个人经历也与国家的转型相映成趣,从乡村的普通女孩到世界舞台上的女性领导者,她走过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奋斗历程。尽管外界时常将她的形象与政治联系在一起,忽视了她作为一个女性在各项事务中的细致和坚韧,但科琳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,她通过实际行动回应一切质疑。她曾简单地回答过一个问题:“小国如何在大格局里不被忽视?”她的回答很简洁:“做自己该做的事,把事情做好,让别人不得不看到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运配资-股票杠杆-杨方线上配资股票-炒股配资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